时间: 2025-05-03 19: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23
人烟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人的气息”,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程度或者生活的活跃程度。在汉语中,它常常用来描述某个地区是否有人居住或者居住的人口是否众多。
“人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人烟”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秩序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地方人烟稠密可能意味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而人烟稀少则可能暗示着偏远或落后。
“人烟”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宁静或热闹的情感色彩。对于我来说,提到“人烟稀少”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而“人烟稠密”则可能让人想到繁忙的都市景象。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去过一个偏远的山区,那里人烟稀少,自然风光优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人烟”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烟”:
在人烟稀少的山谷,
鸟鸣声回荡,
时间的脚步放缓,
心灵得以休憩。
提到“人烟”,我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景象,或者是繁忙的都市街道。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炊烟袅袅的村庄;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市集的喧嚣声。
在英语中,“人烟”可以对应为“human presence”或“population density”。不同文化中,对于人口密集度的描述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人烟”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也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人烟”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感受。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