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7:07
植物纤维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这些纤维通常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纸张、纺织品、绳索等。植物纤维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经过加工的。它们的主要成分通常是纤维素,这是一种多糖,赋予纤维强度和柔韧性。
在文学中,植物纤维可能被用来象征自然、生命力或可持续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单地提到植物纤维来指代由植物制成的材料。在专业领域,如纺织工程或造纸工业,植物纤维是一个核心术语,用于描述原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同义词包括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等,它们都指代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反义词可能是合成纤维或人造纤维,这些纤维不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而是通过化学合成制造的。
“植物纤维”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lanta”(植物)和“fibra”(纤维)。随着工业革命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变得更加专业化和技术化。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植物纤维因其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受到重视。它们被视为比合成纤维更环保的选择,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
植物纤维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健康和环保。它们常常与有机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清新和可持续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植物纤维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我们每天使用的卫生纸到穿着的棉质衣物,都离不开植物纤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植物纤维,坚韧而柔软,连接着大地与天空的梦想。”
看到植物纤维,可能会想到茂密的森林和柔软的棉花田。听到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植物纤维的重要性相似,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差异,使用的具体类型和加工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亚洲国家可能更多使用竹纤维,而西方国家可能更多使用棉纤维。
植物纤维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在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情感层面有着丰富的含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材料的特性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
【植】
(形声。从木,直声。本义: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门外闭,中竖直木,以铁了鸟关之,可加锁者。-植,户植也。 、 《墨子·非儒》-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 《淮南子·本经》-夏屋宫驾,县联房植。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纤】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mī),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纤,细也。 、 《书·禹贡》。郑注:“细也。”-厥筐元纤缟。 、 傅毅《舞赋》。注:“细縠也。”-纤縠蛾飞。 、 司马相如《子虚赋》-杂纤罗。 、 《三国志·诸葛亮传》-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 《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 《隋唐演义》-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
【组词】
纤毫芥蒂、 纤忽、 纤刀、 纤腰
4.
【维】
(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维,紘也。 、 《说文》-维,车盖系也。 、 《广雅》-维,系也。 、 《楚辞·天问》-斡维焉系。 、 《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维王之大常。 、 《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居其维首。 、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组词】
维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