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0:15
恪尽职守 的字面意思是严格遵守并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其中,“恪”表示严格遵守,“尽”表示尽力做到,“职守”则是指职责和岗位。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对职责的忠诚和尽责。
在文学作品中,“恪尽职守”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忠诚和责任感,如描述一位警察、医生或公务员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赞扬某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疗和教育,这个词组强调专业人员对职业道德和标准的遵守。
同义词: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反义词:玩忽职守、失职、渎职
同义词在强调尽责和忠诚方面相似,但“恪尽职守”更强调严格遵守和尽力的态度。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不履行职责或疏忽职守。
“恪尽职守”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没有特别古老的词源。它结合了“恪”(严格遵守)和“尽”(尽力)两个字,强调对职责的严格履行。
在中国文化中,“恪尽职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和“义”,即对国家和集体的忠诚以及对个人职责的尽责。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常用于表彰那些在岗位上表现出色的人。
这个词组给人以正面、严肃和尊敬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人,如医护人员、消防员和军人。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恪尽职守,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这种责任感让我在团队中赢得了信任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之下,恪尽职守的灵魂,在夜的寂静中,守护着希望的灯火。”
视觉上,“恪尽职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身着制服的警察在夜晚巡逻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一段庄严的音乐,伴随着坚定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恪尽职守”可以对应为“duty-bound”或“diligent in one's duties”,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对职责的忠诚和尽责。
“恪尽职守”是一个强调责任感和忠诚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增强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1.
【恪】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愙,敬也。 、 《鲁峻碑》-敬恪恭俭。 、 《孔子庙碑》-追存二代三恪之礼。 、 《字林》-恪,恭也。 、 《礼记·祭义》-严威俨恪。
【组词】
恪忠、 恪恭、 恪虔、 恪敬
2.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
3.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
4.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