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5:10
“恪恭”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恪”和“恭”。
结合起来,“恪恭”指的是以极其恭敬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某人或某事,强调的是一种严肃和尊重的行为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恪恭”常用来描述对长辈、上级或神圣事物的尊敬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仪式、官方活动或传统礼仪中,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界,这个词用来强调对规则、传统或权威的尊重。
“恪”和“恭”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礼仪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意义逐渐固定,并在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恪恭”是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强调对长辈和权威的尊重。在儒家文化中,这种态度被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恪恭”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宫廷生活或**仪式。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和正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传统婚礼时听到“恪恭”这个词,用来形容新人对长辈的尊敬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恪恭对影,古人之风,今人之梦。”
想象一下古代宫廷中,臣子对**的恪恭态度,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和严肃的仪式。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ferential”或“respectful”,但“恪恭”更强调的是一种严格的、传统的尊敬态度。
“恪恭”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也反映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的使用可能不如古代频繁,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有价值的。
1.
【恪】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愙,敬也。 、 《鲁峻碑》-敬恪恭俭。 、 《孔子庙碑》-追存二代三恪之礼。 、 《字林》-恪,恭也。 、 《礼记·祭义》-严威俨恪。
【组词】
恪忠、 恪恭、 恪虔、 恪敬
2.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