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1:34
词汇“俭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俭”和“恭”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分别探讨这两个字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它们的组合意义。
结合起来,“俭恭”可以理解为在生活上节俭,同时对人或事物保持恭敬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俭恭”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节用而爱人”相呼应,强调节俭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使用“俭恭”这个词,或者在自我修养时将其作为一个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俭恭如水,润物无声,谦谦君子,德行天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节俭和尊重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俭恭”作为一个复合词,结合了节俭和恭敬两个重要的道德品质,它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节俭和尊重他人的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