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9:01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1.
【陈】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引证】
《说文》-陈,宛丘,舜后妫(guí)满之所封。 、 《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
2.
【琳】
(形声。从玉,林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琳,美玉也。 、 《尔雅》-琳,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玉也。”-琳珉昆吾。 、 《书·禹贡》。郑注:“琳,美石也。”-厥贡惟救琳琅玕。
【组词】
琳珉、 琳华、 琳札、 琳珪、 琳球、 琳与
3.
【檄】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引证】
《英烈传》-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制府檄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奉檄守御。
【组词】
传檄、 羽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