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2:32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引证】
《英烈传》-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制府檄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奉檄守御。
【组词】
传檄、 羽檄
泛指信函。
【引证】
王安石《寄丁中允》-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引证】
《儒林外史》-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 、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
【组词】
檄调、 檄委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发檄文,召天下兵。”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发檄文,以讨袁绍。”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琳为袁绍檄豫州,言曹操之罪。”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元年》:“李渊发檄文,号召天下英雄共讨隋乱。”
《宋史·岳飞传》:“岳飞檄文,激励士气,誓复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