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5:42
失所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失去居住的地方或失去应有的位置。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失去了原本的归属或位置,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
“失所”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失”和“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失其所”之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失所”常与家国情怀、社会稳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失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失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助和悲凉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流离失所的人们,以及他们在寻找新家园过程中的艰辛和不确定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因城市改造而失所的邻居,他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失所”来表达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感:
风起时,我失所,
在无垠的夜空下,
寻找那遗失的星辰。
在英语中,“失所”可以对应为“displaced”或“homeless”。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失所者的关注和援助方式也有所不同。
“失所”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战争和社会变迁时的脆弱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和理解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安定生活。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