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6:26
潮汛:指海洋潮汐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指潮水涨落的规律性现象。通常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有关,导致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潮汛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潮”指海水,“汛”指水的流动或变化。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潮汐的规律,并将其记录在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描述海洋潮汐现象。
在**文化中,潮汛与农历和农业生产紧密相关。例如,农历中的“大潮”和“小潮”对渔民的捕鱼活动有直接影响。此外,潮汛也被用来预测天气变化,如“潮起风来”等民间谚语。
潮汛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惊叹,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预测性。在文学和艺术中,潮汛常常被用来唤起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在海边度假时,我曾亲眼目睹了潮汛的变化,那种海水的涨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
诗歌:
潮汛涨落,岁月如梭,
海浪轻拍,时光流转。
月影婆娑,星辰闪烁,
生命之歌,永不停歇。
视觉:想象一片广阔的海滩,海浪随着潮汛的涨落而起伏,带来一种宁静而又壮观的视觉体验。 听觉: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伴随着潮汛的变化,形成一种自然的交响乐。
在英语中,“tide”一词对应于“潮汛”,在不同的文化中,潮汐都被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但在具体的表达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潮汛作为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学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
1.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潮,水朝宗于海。 、 《春秋·元命苞》-牛女为江潮。 、 《初学记卷六水》-水朝夕而至曰潮。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
【组词】
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2.
【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经传多误作汛滥之汛。-汛,洒也。 、 《礼记·郊特性》-汛埽反道。 、 《管子·弟子职》-汛拚席。 、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佑者哉?
【组词】
汛扫、 汛逐
防守。
【引证】
《三国演义》-大军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