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5:10
暴官: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滥用职权、行为残暴或不公正的官员。字面意思是指“暴力的官员”或“暴行的执行者”。
在文学作品中,“暴官”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腐败的政府体系或突出个别官员的恶劣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批评或谴责某个具体的官员。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滥用的问题。
同义词:恶官、贪官、酷吏 反义词:清官、廉吏、好官
“暴官”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暴”和“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暴”有暴力、残暴的意思,“官”指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滥用职权的官员。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被期望是公正和廉洁的。因此,“暴官”这个词在社会中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常与腐败和不公正联系在一起。
提到“暴官”,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权力滥用、不公正和民众的苦难。这个词往往引发人们的愤怒和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目睹或经历了官员的不公正行为,他们可能会使用“暴官”这个词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暴官”来象征腐败和压迫,例如:
在暴官的阴影下,
正义如同枯萎的花朵,
无声地凋零。
在视觉上,“暴官”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的法庭、冷酷的面孔和无助的民众。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抗议的呼声和悲痛的哭泣。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tyrant”或“corrupt official”来表达类似的概念。每个文化对这类词汇的使用和理解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暴官”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描述特定类型官员的词汇,也是社会对公正和廉洁期望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对于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