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5:52
“出入起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进出家门和日常的作息。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规律和*惯。
在文学作品中,“出入起居”常用来描述人物的生活状态,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中医或养生领域,可能会用来指导人们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出入起居”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人对日常生活规律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出入起居”的规律性,认为这与健康和长寿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个概念仍然被一些人用来指导健康生活。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平和、规律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有序的生活和健康的状态。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带有一种古典美的联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尝试按照“出入起居”的原则来调整我的作息时间,发现确实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入起居,顺应天地。”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洁的房间里,一个人正准备开始新的一天,这幅画面与“出入起居”的意境相契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ily routine”或“daily life”,但这些表达没有“出入起居”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和养生意义。
“出入起居”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人的日常生活,还蕴含了健康和养生的理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精确性。
出入起居,罔有不饮权。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3.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4.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