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52
凝寂: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凝”意味着凝结、凝聚,而“寂”则表示寂静、无声。结合起来,“凝寂”通常描述一种深沉的静止状态,可能是指物理上的静止,也可能是指心灵上的宁静。
在文学中,“凝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山林的幽静或是心灵的平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深沉的静默或内心的平静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环境科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特定的状态或环境。
同义词:静谧、寂静、宁静、沉默 反义词:喧嚣、热闹、活跃、嘈杂
“凝寂”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凝寂”常与自然景观、禅宗思想或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东方哲学。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和与安宁。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山间的清幽或是内心的深沉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独自的徒步旅行中体验到了“凝寂”的感觉。那是一个清晨,我独自走在山间小道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鸟鸣和微风的声音,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宁静和平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凝寂”:
凝寂的夜,星光点点, 心随风,飘向远方。 山林深处,月光如水, 凝寂中,我找到了自己。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夜晚的山林画面,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四周一片寂静。听觉上,可能会有微弱的虫鸣或远处的风声,增添一份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rene”或“tranquil”,它们也传达了一种平静和宁静的感觉,但“凝寂”更强调一种深沉和凝聚的状态。
通过对“凝寂”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传达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寂】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寂,无人声。 、 《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 、 《老子》-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易·系辞上》-寂然不动。 、 柳宗元《永州八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满坐寂然。 、 明·魏学洢《核舟记》-人视端容寂。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俄而寂然。
【组词】
寂寂悄悄、 寂密、 寂天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