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1:55
死敌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无法和解的、极端敌对的对手或敌人。这个词汇强调了敌对关系的不可调和性和极端性。
在文学中,“死敌”常用于描述两个角色之间深刻的仇恨,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日常生活中极度不喜欢的人或团体。在专业领域,如政治或军事,它可能指代国家或组织之间的长期敌对关系。
同义词:宿敌、仇敌、不共戴天之敌 反义词:盟友、朋友、伙伴
同义词中,“宿敌”强调长期存在的敌对关系,“仇敌”侧重于因仇恨而产生的敌对,“不共戴天之敌”则强调了敌对关系的极端性。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死敌”完全相反的关系,即合作和支持的关系。
“死敌”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死”和“敌”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极端敌对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描述国家或家族间的敌对关系时会使用这个词。
在**文化中,“死敌”常与忠诚、背叛、荣誉等主题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历史上的战争、政治斗争或家族仇恨有关。
“死敌”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冲突、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可能引发对战争、暴力和分裂的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与某人或某团体之间的极端不和,例如在职场中与某同事的长期矛盾。
在诗歌中,可以将“死敌”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相互对立的元素,如火与水,展现它们之间的永恒对抗。
视觉上,“死敌”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对立的阵营在战场上的对峙;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战斗的号角声或激烈的辩论声。
在英语中,“arch-enemy”或“mortal enemy”可以对应“死敌”,都表达了极端敌对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死敌”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准确传达极端敌对的关系。了解其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含义,有助于更丰富和精确地使用这个词汇。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