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6:19
“依准”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依据某个标准或准则进行判断或行动。它强调了在决策或执行任务时所依赖的明确规则或原则。
“依准”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依”意为依靠,“准”意为准则或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强调规范性和正式性。
在中国文化中,“依准”体现了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礼”和“法”相契合。在社会管理中,依准也是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础。
“依准”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有序和规范,可能激发人们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依准可以帮助我们在做决策时更加理性和有序,例如在财务管理中依准预算进行消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依准星辰的指引,航向未知的海洋,心中有光,不惧风浪。”
视觉上,“依准”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文件柜或有序的图书馆;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法律宣判时的庄重声音。
在英语中,“依准”可以对应为“according to”或“in accordance with”,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遵循某个标准或规则。
“依准”是一个强调规范性和秩序的词汇,它在法律、管理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理解和正确使用“依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决策质量和行为规范性。
1.
【依】
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同: 扆
【引证】
《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 《周礼·春官·司几筵》-王位设黼依。 、 《荀子·正论》。杨倞注:“依,亦作扆,音同。”-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 《礼记·曲礼下》。释文:“依,本又作扆。”-天子当依而立。 、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
2.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