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49:38
词汇“权疑”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权”和“疑”组合而成的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分别分析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然后再探讨它们组合在一起可能表达的意义。
由于“权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推测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表达的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对权力的怀疑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政治不稳定或腐败问题突出的社会背景下。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讨论政治话题或公司管理时使用这个词组来表达对权威的不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权疑的阴影下, 真理的光芒何在? 在每一个怀疑的目光中, 寻找那不灭的希望。”
在不同语言中,对权力的怀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distrust of authority”或“skepticism towards power”。
“权疑”作为一个词组,强调了对权力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了解和使用这个词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权威的批判态度,促进社会的透明和公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并促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疑】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疑,惑也。 、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周书·王佩》-时至而疑。 、 《韩非子·说难》-疑邻人之父。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尝疑乎是。 、 唐·李白《静夜思》-疑是地上霜。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自疑身外。 、 林觉民《与妻书》-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
【组词】
疑思、 疑影、 疑猜、 疑龊、 疑狐、 疑念、 疑踪、 疑结、 疑阻、 疑冢、 疑敌、 疑人、 疑揣、 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