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9:08
词汇“怨懊”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怨”和“懊”。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起来,“怨懊”通常指因为不满或后悔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怨懊”常常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管理相关联。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即通过自我克制来减少怨懊情绪的产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面试机会而感到怨懊。那段时间我非常沮丧,但最终我意识到我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怨懊”:
月光洒在窗台,
我心中的怨懊如潮水般涌来。
悔恨的泪水,
在夜色中悄然滑落。
在英语中,“怨懊”可以对应为“regret and resentment”。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和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通过对“怨懊”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这个词汇在表达负面情绪时非常有用,同时也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过多的怨懊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懊】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王羲之传》-门生惊懊者累日。 、 《世说新语·言语》-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
【组词】
懊叹、 懊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