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4:15
导扬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导”和“扬”。其中,“导”通常指引导、指导或带领,而“扬”则有提升、发扬或传播的含义。结合起来,“导扬”可以理解为引导并提升某事物,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在文学作品中,“导扬”常用于描述对某种思想、文化或精神的推广和提升。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文化传播等,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理念或价值观的推广。
同义词:推广、发扬、倡导 反义词:抑制、打压、扼杀
“导扬”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如《左传》中有“导扬其志”的用法,意指引导和发扬某人的志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正面的、积极的推广和提升。
在**文化中,“导扬”常与弘扬传统文化、推广正面价值观等概念相关联。在社会发展中,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政府或组织对某种理念的推广和提升。
“导扬”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正面的推广和提升,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教育领域,我曾见过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导扬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导扬”:
春风拂过,导扬着花儿的芬芳,
在田野间,传递着生命的希望。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这种场景可以与“导扬”这个词联系起来,传达出积极的教育和学*氛围。
在英语中,“导扬”可以对应为“promote”或“advocate”,但这些词在英语中的使用可能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导扬”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积极含义,它不仅用于描述对某种事物的推广和提升,也传达了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情感。
1.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2.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1、导扬风化,是指在教育、文化、社会等领域,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影响,促进良好的风尚和道德风气的形成与发展。它强调以身作则,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领社会风气,达到教化和启迪人心的目的。
2、这一概念在现代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者。通过导扬风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互助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
3、此外,导扬风化也可以用于社会治理中,通过倡导和推广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从而提升整体社会文明程度。
4、在传统文化中,导扬风化常常与儒家思想有关,强调道德修养和礼仪的重要性,以教育为主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最后,导扬风化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等,通过多方位的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1、在学校中,教师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导扬风化,激励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2、社区组织定期举行讲座和活动,旨在导扬风化,增强居民之间的道德认同感。
3、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导扬风化,推动形成尊重、友爱、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学作品中通过描绘英雄人物,展现其高尚的品德,以此来导扬风化,使人们感受到道德的价值。
5、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导扬风化,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1、导扬风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密切相关,通过素质教育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的导扬风化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3、探讨导扬风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道德标准。
4、分析导扬风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如何通过良好的风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5、研讨古今中外对导扬风化的不同理解,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德治国,导扬风化,以仁为本,民之所欲,即为其治之所向。
王道之治,必先导扬风化,以养民之德。
礼,导扬风化,化人心,和气生财。
修身齐家治国,导扬风化,以遂平天下之志。
变而不变,导扬风化,居安思危,方可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