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7:22
强弓硬弩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弓和弩都非常强劲有力。在古代战争中,弓和弩是重要的远程武器,强弓硬弩意味着这些武器能够发射出强大的箭矢,具有很高的杀伤力和射程。
在文学作品中,强弓硬弩 常用来形容战争场面的激烈和武器的先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军事历史爱好者或古代战争题材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研究或武器制造,这个词汇有其特定的技术含义。
强弓硬弩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直接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武器性能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主要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语境中出现。
在古代,弓弩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强弓硬弩** 反映了当时对武器制造和使用的重视。这个词汇也体现了古代战争文化的特点,即强调武器的实用性和威力。
强弓硬弩 这个词汇给人以力量和威严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激烈和士兵的英勇。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科技和工艺的敬佩。
在参观古代军事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展示的强弓硬弩,这些古老的武器让我对古代战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强弓硬弩声震天,箭雨如潮敌胆寒。 勇士挥戈战沙场,英魂不朽传千古。
想象一幅画面:战场上,士兵们拉满强弓,弩箭齐发,伴随着弓弦的紧绷声和箭矢破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 "powerful bow and crossbow",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武器的力量和效能。
强弓硬弩 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古代武器的描述,也是对古代战争文化的一种反映。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和武器的重要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出自韩。
前后多是~,兵马如林,都被射转。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
3.
【硬】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引证】
《通典》-山原川泽,土有硬软。 、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组词】
硬米糁、 硬牌、 硬帮、 硬撑撑、 硬胎、 硬倔倔、 硬拐拐、 硬触触、 硬戗
4.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