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18
克敌弩:字面意思是一种能够克制或击败敌人的弩。在古代军事术语中,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矢的武器,而“克敌”则意味着能够有效地对抗或战胜敌人。因此,“克敌弩”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别设计用来战胜敌人的弩。
“克敌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克”字有战胜、克服之意,“敌”指敌人,“弩”是一种古代的弓箭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有所见。
在**古代,弩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武器,而“克敌弩”则象征着军事技术和战术的先进性。在社会文化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智慧和力量。
提到“克敌弩”,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以及那些使用这种武器的英雄人物。它给人一种强大和不可战胜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克敌弩”这个词,但如果我在讨论历史战争或策略游戏时,可能会提及它来描述一种强有力的战术工具。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铁骑奔腾尘飞扬, 克敌弩发箭如霜。 英雄挥戈战四方, 一箭穿心敌胆丧。
视觉上,“克敌弩”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士手持弩弓,瞄准敌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箭矢破空的声音,或是战鼓和号角的背景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武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弩(crossbow)也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武器,但其名称和使用情境可能与“克敌弩”有所不同。
“克敌弩”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军事技术的历史,也反映了人类对于力量和智慧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3.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