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8:47
“克扣”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分配或支付时减少应有的数量或金额。基本含义是指在工资、报酬、物资等方面不按规定的数量或标准给予,而是有意减少。
“克扣”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克”(克制、限制)和“扣”(扣除、扣留)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扣”已有扣除之意,而“克”则加强了这种限制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克扣”逐渐固定为表示不正当减少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克扣”常与不诚信、贪婪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克扣工资或福利被视为违法行为,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克扣”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欺骗和贪婪。它可能引发对受害者同情和对加害者的愤怒。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工资被克扣的情况。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最终得到了补发,这次经历让我对“克扣”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克扣”用于描绘不公正的场景:
月光下,克扣的阴影 在工人的额头上刻下深深的皱纹 法律的光芒,终将驱散这黑暗
在英语中,“克扣”可以对应为“withhold”或“deduct unfairly”。在不同文化中,对克扣行为的看法和法律处理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
“克扣”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对“克扣”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职场和生活中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