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0:09
判罚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对违反规则或法律的行为进行裁决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在体育领域,判罚通常指的是裁判员对比赛中违规行为的处罚,如出示黄牌、红牌或判罚点球等。在法律领域,判罚则是指法院对犯罪行为的判决和处罚。
判罚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判罚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判”和“罚”两个字。"判" 最初指裁决、判断,"罚" 指惩罚、处罚。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判罚”这一词汇,专门用于描述裁决和处罚的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判罚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判罚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重要手段;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判罚可能被视为过于严苛或不公。
判罚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规则、正义和惩罚,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公平性的思考和对违规行为的谴责。
在日常生活中,判罚的概念也存在于各种规章制度中。例如,在学校中,违反校规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判罚,如留校察看或记过处分。
在诗歌中,判罚可以被用来象征正义的力量:
正义之剑高悬,判罚不公之徒, 法律之光普照,驱散黑暗之雾。
判罚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子敲击声,以及裁判员在体育场上的手势。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判罚的象征。
在不同语言中,判罚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 "penalty" 和 "punishment" 都可以用来描述判罚的概念,但 "penalty" 更常用于体育领域,而 "punishment" 更常用于法律领域。
判罚 是一个在法律和体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代表了规则和正义的执行。通过对判罚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判罚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违规行为的裁决和惩罚。
1.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
2.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