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02:24
词汇“泣诗”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词汇,它结合了“泣”和“诗”两个字,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即通过诗歌来抒发悲伤或哀愁的情感。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泣诗”进行分析:
“泣诗”字面意思是通过哭泣般的诗歌来表达深切的悲伤或哀愁。它强调了诗歌的情感强度和抒情性。
“泣诗”这个词汇可能是近代或现代汉语中形成的,结合了“泣”(哭泣)和“诗”(诗歌)两个字,用以形容一种特定的诗歌风格或情感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而“泣诗”则特别强调了诗歌在表达悲伤和哀愁方面的力量。
提到“泣诗”,我联想到的是深沉的情感、泪水的流淌以及诗歌中蕴含的哀愁。这种词汇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一些古典诗歌时遇到“泣诗”这个词汇,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在创作一首关于失恋的诗歌时,我可能会使用“泣诗”这个词来表达诗中主人公的深切悲伤:
在这寂静的夜里,我写下泣诗,
每一行都是我心碎的痕迹。
提到“泣诗”,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手中握着笔,泪水滴落在纸上,同时背景音乐是悲伤的小提琴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泣诗”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各种文化中都有,如英文中的“tearful poetry”或“poetry of sorrow”。
“泣诗”这个词汇在我对诗歌的理解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诗歌类型,还强调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抒情性。在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
1.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2.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