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1:03
“东奔西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四处奔波,没有目标地乱闯。基本含义是指行动没有计划或目标,盲目地四处奔走,常常带有一定的混乱和无序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东奔西撞”常用来形容人物在追求目标时的盲目和无序,或者形容局势的混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没有条理,或者形容某人在生活中四处碰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缺乏目标导向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四处奔波”强调的是行动的广泛性,而“盲目乱闯”则强调行动的无目的性。反义词“有条不紊”和“井井有条”强调的是行动的有序和计划性,“目标明确”则强调行动的目的性。
“东奔西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经验总结而来。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并不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东奔西撞”常常与个人奋斗和生活的艰辛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中一部分人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的困境和挑战。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混乱和无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不断尝试但似乎总是找不到正确方向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感到自己像是在东奔西撞,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职业规划。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座迷宫般的城市里,我东奔西撞,寻找着那一丝光明的出口。”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迷宫中的小人,四处碰壁,无法找到出口。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混乱的脚步声和焦虑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n around like a headless chicken”,意思相近,都是形容无目的和混乱的行为。
“东奔西撞”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形象表达工具,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缺乏目标和计划的行为。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6回:“话未说完,禅杖已经飞舞,吓得这些兵将~。”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奔】
直往;趋向。
【引证】
《红楼梦》-只见那边两骑马直奔凤姐车来。
【组词】
直奔实验室
竭尽全力。
【引证】
明·汤显祖《牡丹亭》-(旦)娘,你女儿不幸,作何处置?(老)奔你回去也,儿。
【组词】
他是奔六十的人了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撞】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揰,作摐。-撞,丮捣也。 、 《礼记·学记》。犹击也。-善待问者如撞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摐金鼓。 、 张衡《东京赋》-撞洪钟。 、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