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15
词汇“函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函括”字面意思是指包含、囊括或涵盖。它强调的是一种包容性,即将某物或某些事物完全包括在内,没有遗漏。
“函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函”有包含、容纳的意思,“括”则有捆绑、收集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地被“包括”、“包含”等词汇所替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函括”强调的是一种全面性和包容性,这在很多哲学和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
使用“函括”这个词汇时,可能会给人一种严谨和全面的感觉,它强调的是一种无遗漏的完整性,这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尤为重要。
在撰写学术论文或报告时,我经常使用“函括”来确保我的论述全面且无遗漏,这有助于提高我的工作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函括了世界的色彩,每一笔都是深情的涂抹。”
想象一幅画,画面中一个巨大的容器,里面装满了各种物品,这个容器就是“函括”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ncompass”,它也有包含、涵盖的意思,但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函括”是一个强调全面性和包容性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不多,但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非常有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