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4:02
“朝野”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朝廷和民间。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的部分,或者说是官方和非官方的社会层面。在政治语境中,“朝”通常指代政府、官方机构或执政党,而“野”则指代民间、非官方组织或反对党。
在文学作品中,“朝野”可能用来描述政治斗争的双方,如官方与民间的对立或合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讨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或者政治体制的内外情况。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历史学,“朝野”可能被用来分析政治结构和社会动态。
同义词:官方与民间、政府与民众、执政与在野 反义词:(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从“朝”和“野”各自的角度找到反义词,如“朝”对“野”,“官方”对“非官方”)
“朝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朝廷和民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指代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在**传统文化中,“朝野”常常被用来描述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作。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分析政治动态和社会结构。
“朝野”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斗争、权力游戏和社会动态。它可能带有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朝野”这个词,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新闻和历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朝野之间,权力如潮,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谁主沉浮?”
结合历史剧的画面,可以看到朝堂上的官员和民间的百姓,这种对比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或“establishment and grassroots”,但这些表达没有“朝野”这个词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深度。
“朝野”这个词在理解和分析政治和社会结构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现代政治,还提供了对权力和社会动态的深刻洞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