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4:49
漕河:漕河一词主要指古代用于运输粮食等物资的水道,特别是指那些专门为了漕运(即官方组织的粮食运输)而开凿或利用的河流。在现代,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历史或地理学术语中,指代那些曾经或仍然具有重要运输功能的水道。
漕字源自古代汉语,原意为水运粮食,河则是指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漕河一词逐渐固定下来,专门指代那些用于官方粮食运输的水道。
在古代,漕河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漕河运输的粮食,保障了京城和边疆的稳定。因此,漕河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提到漕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繁忙的水上运输场景,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安全而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
在参观古代水利工程遗址时,我曾亲眼见到过漕河的遗迹,那里的石碑和码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工程的伟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漕河:
漕河悠悠,承载千年沧桑,
船帆点点,映照历史长廊。
想象一下,漕河两岸的古老码头,船只穿梭,水声潺潺,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忙和现代的宁静。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运输水道可能被称为运河或水道,但其专门用于官方粮食运输的特性可能不如**的漕河那么突出。
通过对漕河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学术语,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有了更深的敬意。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