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6:11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理机制,它能够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使其与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交替、季节更迭)同步。这种机制使得生物体的许多功能,如睡眠、饮食、激素分泌等,能够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
生物钟一词源于20世纪中叶,由“生物学”和“钟表”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生物体内类似钟表的计时机制。随着生物节律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生物钟的概念与健康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物钟的紊乱成为普遍问题,因此,如何调整和维护生物钟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议题。
生物钟一词常带有一种自然、有序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生命的节奏和宇宙的和谐。同时,它也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意识到生物钟的重要性。例如,当我旅行跨越多个时区时,我会尽量调整作息以适应新的时间,避免生物钟的紊乱。
诗歌:
在夜的深处,生物钟轻轻敲响,
提醒我,时间的河流不停流淌。
每个细胞,每个梦,
都在这无声的节拍中,找到归宿。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画面中一个人躺在床上,周围是缓缓转动的钟表,象征着生物钟的运转。 听觉:可以是一段轻柔的钢琴曲,旋律缓慢而有节奏,象征生物钟的节律。
在不同语言中,生物钟的概念都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biological clock”,德语中的“innere Uhr”,日语中的“体内時計”。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生物钟是一个深刻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概念。了解和尊重生物钟的节律,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生物钟的概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也加深了我们对生命和时间的理解。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