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28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速度的变化。具体来说,折射率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在某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公式表示为: [ n = \frac{c}{v} ] 其中,( n ) 是折射率,( c ) 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v ) 是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折射率”一词源自拉丁语“refringere”,意为“打破”,后来演变为“refractio”,意为“折射”。在17世纪,随着光学的发展,这一概念被正式引入科学领域。
在现代社会,折射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镜头、光纤通信等领域,对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折射率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精确和科学的印象。在情感上,它可能与好奇心、探索欲和对知识的追求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折射率的应用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在选择眼镜或相机镜头时,了解不同材料的折射率有助于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诗歌:
光在玻璃中轻舞,
折射率,变换着速度。
从真空到介质,
世界的色彩,由此绘制。
在不同语言中,折射率通常有相似的术语,如英语中的“Refractive Index”,德语中的“Brechungsindex”,法语中的“Indice de réfraction”。这些术语都反映了科学概念的普遍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折射率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角色。了解折射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其在科技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科学词汇库,提高对复杂概念的表达能力。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