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7:03
手重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操作或处理事物时用力过大,尤其是在不需要那么大力气的情况下。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做事情时不够细致,缺乏轻柔和精确的控制。
在不同的语境中,“手重”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手重”这个词汇源于汉语,直接由“手”和“重”两个字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动作的特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
在**文化中,“手重”常常与不够细心和不够体贴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不够圆滑、不够懂得照顾他人感受的人。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够细心和不够体贴的行为相关联。联想上,我可能会想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弄坏东西或者在社交场合中不够圆滑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操作电脑时总是手重,经常不小心按错键或者用力过猛导致设备损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手重”:
她的手重,如同秋风扫落叶,
不经意间,美丽便破碎。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用力敲打键盘或者不小心摔碎玻璃杯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重物落地或者硬物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y-handed”,这个词也有类似的含义,即在处理事情时过于粗鲁或不够细致。
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手重”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在描述人的行为特征时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强调细致和轻柔操作的场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