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4:45
词汇“惴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惴”和“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惴恐”进行深入分析:
“惴恐”字面意思是指内心感到不安和恐惧。其中,“惴”表示忧虑、不安,“恐”表示恐惧、害怕。结合起来,“惴恐”描述了一种深切的内心恐惧和不安状态。
“惴”和“恐”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等,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惴恐”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慎独”(谨慎独处)相联系,强调在独处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警觉。
“惴恐”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紧张、不安和恐惧。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人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谨慎和小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过“惴恐”的经历,比如面对重要的考试、面试或未知的挑战时,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惴恐”来增强情感表达,如:
夜深人静时,心中惴恐生,
月影摇曳处,疑是鬼魅行。
“惴恐”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寂静的夜晚,或是紧张的音乐旋律,如悬疑电影中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rehensive”或“terrified”,它们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能传达类似的情感状态。
“惴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描述人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时的内心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1.
【惴】
(形声。从心,耑(zhuān)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惴,忧惧也。 、 《广雅》-惴,忧也。 、 《汉书·宁成传》-人皆惴恐。 、 《诗·秦风·黄鸟》-惴惴其栗。 、 《尔雅》-惴惴,惧也。 、 《庄子·齐物论》-小恐惴惴。 、 《孟子·公孙丑》-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 杜牧《感怀诗一首》-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
【组词】
惴怯、 惴畏、 惴恐、 惴息、 惴惕、 惴悸
2.
【恐】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恐,惧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荀子·天伦》-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 《聊斋志异·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其破璧,乃辞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