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1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0:19
“望风扑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着风向去捕捉影子。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没有根据,盲目行动,或者形容人捕风捉影,不切实际。
在文学作品中,“望风扑影”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缺乏理性,盲目跟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不切实际或缺乏证据。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基于不充分信息的行为模式。
“望风扑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行动应基于实际而非虚幻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不切实际行为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强调“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因此“望风扑影”常常带有贬义,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基于事实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不踏实和不可靠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没有根据的猜测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些人总是望风扑影,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就做出决策,这往往导致项目失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有人望风扑影,有人脚踏实地,唯有后者能见真章。”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中追逐着虚无的影子,而听觉上,可能是风声和追逐者的喘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shadows”,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有所不同。
“望风扑影”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行动和判断时要基于事实和证据,避免盲目和不切实际的行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高我的语言准确性和表达深度非常重要。
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你不要~,妄加判断。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扑】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扑,挨也。 、 《广雅》-扑,击也。 、 《通俗文》-连杖曰扑。 、 《淮南子·说林》-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 、 《史记·刺客列传》-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即扑杀汝。
【组词】
扑掌、 扑作教刑、 扑刑、 扑抶、 扑责、 扑枣
4.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