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38:53
“平戎”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平定或安抚戎族。在古代**,“戎”通常指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因此“平戎”可以理解为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平定这些民族的动乱,实现边疆的安定。
在文学作品中,“平戎”常用于描述历史**或英雄人物的功绩,如“将军平戎有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军事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平戎”一词源于古代**的边疆政策和军事行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描述对边疆民族的平定行动。
在古代,边疆的安定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戎”不仅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和外交策略的一部分。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对边疆民族的态度和政策。
“平戎”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丽。它也可能引发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平戎”这个词汇,它帮助我理解古代**的边疆政策和军事行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烽火连天夜,将军平戎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将军骑着战马,身后是平静的边疆,天空中飘扬着和平的旗帜。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古代战争的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征服”或“平定”,如拉丁语中的“conquero”(征服)。
“平戎”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是理解古代*边疆政策和军事行动的关键。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