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8:00
失期:字面意思是错过预定的时间或期限。基本含义是指未能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某事或到达某个地点。
“失期”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表示失去或错过,“期”表示预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守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失期”往往带有负面含义,可能影响个人或组织的形象。
“失期”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焦虑和失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计划被打乱、信任受损或机会丧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因失期错过了一次重要的面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时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失期”可以用来表达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
春风拂面花正开, 我却失期未曾来。 岁月匆匆不留情, 错过此刻心难平。
在英语中,“失期”可以对应为“miss the deadline”或“be late”。不同文化对守时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普遍认为守时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失期”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时间管理和责任感的概念。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重视时间,遵守承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失期”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误解和负面影响。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