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0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09:17
词汇“泮宇”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不常见的汉语词汇,其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泮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学宫的建筑物,特指古代学校中的建筑。其中,“泮”指的是古代学校前的水池,“宇”则指房屋或建筑。因此,“泮宇”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学校或学宫的建筑。
“泮宇”一词源自古代**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周朝的学校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文学和学术研究中。
在**传统文化中,“泮宇”象征着学问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象征。
提到“泮宇”,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学子的勤奋学*、文化的庄严与传承,以及对知识的尊重。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泮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讨论或文化交流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学子的诗时,可以写道:“泮宇灯火夜未央,学子苦读志不荒。”
想象一座古朴的学宫,四周环绕着静谧的水池,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空气中回荡,这样的场景可以与“泮宇”联系起来。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古希腊的“Academy”或古印度的“Gurukul”可以与之比较。
“泮宇”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承载了对学问和文化的尊重。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1.
【泮】
(形声。从水,半声。本义: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 。也称泮宫)。
同本义 。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一半有水,一半无水。
【引证】
《说文》-泮,诸侯饷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 、 《礼记·明堂位》-泮宫,周学也。
【组词】
泮宫、 泮乡、 泮池
2.
【宇】
(形声。从宀(mián),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宇,屋边也。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宇,屋檐也。 、 《易·系辞》-上栋下宇。 、 《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八月在宇。 、 《仪礼·士丧礼》-置于宇西阶上。 、 《汉书·郊祀志》-五帝庙同宇。 、 《淮南子·览冥》-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 、 《资治通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组词】
宇堂、 宇达、 宇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