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5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52:20
“湍波”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急速流动的水波,通常用来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景象。在汉语中,它强调了水流的动态和力量。
在文学作品中,“湍波”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起伏或情感的激荡,如“心潮如湍波”。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或景象,如“河中的湍波声”。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中,“湍波”可能指具体的流体力学现象。
同义词中,“急流”强调速度,“波涛”强调波浪的形态,“激流”强调力量的强烈。反义词中,“静水”和“平波”都强调平静,“缓流”强调速度的缓慢。
“湍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湍”字意为急流,而“波”字意为波浪。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湍”字的记载,而“波”字则更为常见,用于描述水的波动。
在**文化中,水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湍波”也常被用来象征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或是情感上的波动。
“湍波”一词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和力量感,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如瀑布、急流等。它也可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中不可预测性的思考。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过山间溪流的湍波,那股力量和美丽至今难忘。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湍波”一词的生动和形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海翻湍波,思绪如潮涌。”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河流在山谷中奔腾,水花四溅,声音如同雷鸣。这便是“湍波”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urbulent waves”或“rushing waters”,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动态和力量感。
“湍波”一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富有象征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思维。
1.
【湍】
(形声。从水,耑(zhuān)声。本义:水势急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湍,疾濑也。 、 《史记·河渠书》。集解:“疾也。”-水湍悍 、 《楚辞·抽思》-长濑湍流。 、 《淮南子·说山》。注“急水也。”-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
【组词】
湍水、 湍悍、 湍急、 湍泷、 湍涛、 湍瀑
急流的水。
【引证】
吴均《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
【组词】
急湍、 湍洑、 湍渚、 湍鸣、 湍驶、 湍激、 湍波
2.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