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3:07
“人多阙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数众多,但真正有才能或合适的人却很少。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稀缺的现象,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人,但实际上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的人并不多。
“人多阙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对人才稀缺现象的描述。在古代,由于教育资源有限,真正有才能的人并不多,因此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人多阙少”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反映了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稀缺性的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尽管有很多人,但真正有才能的人却很少。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引发对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思。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感受到“人多阙少”的现象。尽管团队成员众多,但能真正提出创新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人潮汹涌,却难觅真才,
多阙少,叹世间英才何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拥挤的场景,但其中真正有才能的人却寥寥无几。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嘈杂的背景声中,偶尔传来一些独特的、有见地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ot of people, but few real talen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人多阙少”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才稀缺的社会现象,提醒我们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需要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准确传达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情感。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3.
【阙】
去除。
【引证】
《周礼》-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挖掘。
【引证】
《左传》-若阙地及泉。
4.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