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2:39
温庭筠(约812年—约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诗作以绮丽、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闺情和离愁。
在文学语境中,“温庭筠”常被提及作为唐代文学的一个代表人物,特别是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文学研究和古典诗词爱好者中,他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
同义词:李商隐(在文学史上常与温庭筠并提)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若从风格上对比,可与豪放派的李白相对照。
温庭筠的名字来源于其个人,作为历史人物,其名字在文学史上被固定下来,没有词源上的演变。
温庭筠生活在唐代,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趣味。
提到温庭筠,可能会联想到唐代的文化繁荣、诗词的细腻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浪漫气息。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离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在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时,温庭筠的作品常常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他的词作,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
在创作现代诗歌或小说时,可以借鉴温庭筠的细腻笔触和情感表达方式,将古典元素与现代情感相结合,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
温庭筠的词作常常让人联想到细腻的画面和悠扬的音乐,如《菩萨蛮》中的描绘可以让人想象到一幅幅精美的唐代仕女图,或是配上古筝的悠扬旋律。
由于温庭筠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人物,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较少,但在东亚文化圈中,他的名字和作品是被广泛认知和研究的。
温庭筠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其作品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深
1.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2.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
3.
【筠】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筠,竹皮之美质也。 、 王嘉《拾遗记》-手握青筠之杖。 、 《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 《警世通言》-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
【组词】
筠管、 筠筒、 筠窗、 筠梯、 筠席、 筠床、 筠纸扇、 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