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4:46
“王母桃”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传说中王母娘娘所种植的桃子。在**传统文化中,王母娘娘是掌管不死药和长寿的神祇,她的桃子象征着长寿和不死。因此,“王母桃”通常被用来比喻极为珍贵或具有神奇功效的东西。
在文学作品中,“王母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极为珍贵或具有神奇功效的物品,如仙丹、灵药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王母桃”来开玩笑地形容某种特别好吃或特别有用的东西。在专业领域,如中医药学,可能会用“王母桃”来比喻某些具有特殊疗效的药材。
“王母桃”源自**古代神话传说,特别是与王母娘娘相关的神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珍贵或神奇的事物,成为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文化中,王母娘娘和她的桃子象征着长寿和不死,这与人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密切相关。因此,“王母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提到“王母桃”,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神话中的仙境和长生不老的愿望。这个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向往的,因为它象征着美好和神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王母桃”来形容某种特别珍贵或特别有用的东西,比如一本好书或一道美味的菜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王母桃”:
春风拂过王母桃, 仙境花开永不凋。 人间若有此灵药, 何愁岁月不逍遥。
提到“王母桃”,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王母娘娘手持桃子,周围是盛开的桃花和仙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古筝音乐,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王母桃”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其他神话体系中,如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或北欧神话中的神奇果实。
“王母桃”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人对长寿和健康的追求,也展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素养。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