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1:57
“南北宗”一词源自***历史,特指禅宗的两个主要流派:南宗和北宗。南宗以慧能为代表,强调“顿悟”,即通过直观的体验瞬间领悟佛法;北宗以神秀为代表,强调“渐悟”,即通过逐步的修行和学来领悟佛法。
在文学中,“南北宗”常被用来比喻不同的思想流派或艺术风格。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哲学或艺术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研究、历史学和**学,这个词是常用的术语。
“南北宗”一词直接来源于**历史,特别是禅宗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被用于其他领域,如艺术和哲学,以描述不同的思想或风格。
在文化中,“南北宗”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也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和思想自由。这种分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的艺术和哲学发展。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历史深邃和哲学思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探索和内省的过程,以及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曾探讨过南北宗在现代艺术中的影响,特别是在抽象表现主义和禅宗思想的交汇点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南宗的静谧中,心灵找到了它的归宿;在北宗的修行里,智慧逐渐绽放。”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山水画中的静谧与深远;听觉上,可能是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带来一种宁静和冥想的感觉。
在西方,类似的分野可能通过“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来体现,虽然背景和细节不同,但都反映了思想的分歧和多样性。
“南北宗”这个词不仅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提供了一个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思想自由的窗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和思想流派之间的复杂关系。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3.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