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18:34
词汇“亹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汉语词典中也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分析,“亹”字在古代文献中有时用作地名或人名,而“斐”字则有文采、美好的含义。将两者结合,“亹斐”可能被理解为一个复合词,但其具体含义和用法缺乏明确的文献支持。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一个古文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或社群中的术语。
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亹斐”,它可能被用作地名、人名或象征性的词汇,用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由于其不常见,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要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可以是这样的: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确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理解为“文采”或“美好”的象征,那么同义词可能包括“文雅”、“优美”等,反义词则可能是“粗俗”、“丑陋”等。
“亹”字在古代文献中有时用作地名或人名,而“斐”字则源自于“斐然”,意为有文采的样子。两者结合的“亹斐”可能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词,但其具体词源和演变过程缺乏详细记录。
如果“亹斐”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群中被使用,它可能承载着该文化或社群的特定价值观或历史记忆。然而,由于缺乏具体资料,这一点无法深入分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亹斐”可能带来一种神秘和古典的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文献或特定的历史文化。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它。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或历史研究中遇到,可能会对其产生兴趣并进行深入了解。
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将“亹斐”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某种理想化的文化或历史背景: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很难直接联想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形象。如果将其理解为某种理想化的文化象征,可能会联想到古典的绘画、音乐或文学作品。
由于“亹斐”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很难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词汇。如果它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被使用,可能会有相应的翻译或解释。
“亹斐”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具体含义和用法缺乏明确的文献支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更多地被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某种理想化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
1.
【亹】
勤勉不倦。
【引证】
《尔雅·释诂》-亹亹,勉也。 、 《易·系辞上》-成天下之亹亹者。 、 《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 、 《汉书·张敞传》-亹亹不舍昼夜。
【组词】
亹斐、 亹亹穆穆
修养。
【引证】
清·魏源《默觚上》-夫是以内亹其性情而外纲其皇极,[其]緼之也有原,其出之也有伦,其究极之也动天地而感鬼神。
2.
【斐】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斐,分别文也。 、 《易·革》-君子豹变,其文斐也。 、 《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有斐君子。 、 《论语》-斐然成章。 、 《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