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4:37
词汇“墙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墙靡”的字面意思是指墙倒塌或墙壁破败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用来形容建筑物因年久失修或遭受破坏而变得破败不堪。
由于“墙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战争、灾难或衰败的场景。
“墙靡”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描述的特定场景较少见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的行列。
在古代,墙靡可能与战争、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脆弱性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提到“墙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衰败、凄凉和历史的沧桑,带来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反应。
由于“墙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墙靡”用于描绘历史小说中的废墟场景,或者在诗歌中用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消逝。
视觉上,“墙靡”可能让人联想到破败的建筑物,裂缝和倒塌的墙体。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但可以想象风穿过破墙的声音。
由于“墙靡”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墙靡”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认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靡】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 。
【引证】
《尔雅》-靡,无也。 、 《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 、 《诗·邶风·泉水》-靡日不思。 、 《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 、 《聊斋志异·促织》-靡计不施。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
【组词】
靡有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