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1:45
僧塌(sēng t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僧侣的床或卧榻。在**文化中,僧塌通常指的是僧侣用于休息或打坐的简单床铺,它象征着僧侣的简朴生活和精神修炼。
僧塌一词源于汉语,与的传入和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在**的传播,僧塌作为僧侣生活的一部分,逐渐被纳入汉语词汇体系。
在传统文化中,僧塌象征着僧侣的简朴和精神追求。它反映了文化中对于物质欲望的克制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僧塌给人以宁静、简朴和超脱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精神修炼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在参观**寺庙时,我曾亲眼见到僧塌,那简朴的设计和对称的美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僧塌:
在静谧的山林间,
僧塌上,老僧闭目沉思,
一缕阳光,透过窗棂,
照亮了心中的菩提。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僧坐在简朴的僧塌上,周围是静谧的寺庙环境,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monk's bed”(英语)或“moine床”(法语),它们都指向僧侣的简单床铺。
僧塌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僧侣的物质生活,更象征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修行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
1.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
2.
【榻】
(形声。从木,(tà)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 、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对坐榻上。 、 《聊斋志异·促织》-喜置围榻上。
【组词】
榻登、 榻布、 竹榻;藤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