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7:57
木构: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或构造物。它强调了建筑中木材的使用,包括梁、柱、框架等部分。
木构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汉语,其中“木”指木材,“构”指构造或建筑。在古代,木构建筑非常普遍,随着技术的发展,木构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在和日本等东方国家,木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的木构寺庙和日本的木构住宅。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技术,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木构往往让人联想到自然、温暖和传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自然材料的亲近感。
在个人生活中,木构可能与童年记忆中的老房子或乡村小屋联系在一起,这些记忆往往带有温馨和安全的情感色彩。
在诗歌中,可以将木构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岁月在木构的纹理中悄然流淌,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的低语。”
木构可能让人联想到木头的质感和温暖的色调,以及木头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木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例如,北欧的木构建筑强调简洁和功能性,而亚洲的木构建筑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木构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建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构】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冓,交积材也。 、 《说文》-构,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