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6:13
昏花: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视力模糊,看不清楚,或者指头脑不清醒,思维混乱。字面意思是指眼睛看东西时感到模糊,看不真切。
“昏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昏”和“花”两个字组成。“昏”指模糊不清,“花”在这里指模糊的视觉状态。在古代汉语中,“昏花”就已经用来形容视力模糊。
在**文化中,“昏花”常与老年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视力衰退的普遍认知。同时,它也常用于描述醉酒或疲劳状态,反映了这些状态对人的视觉和思维的影响。
“昏花”这个词给人一种模糊、不清晰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老年、疲劳或醉酒等状态,带来一种无奈或疲惫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长时间工作导致眼睛昏花的情况,这时候我会选择闭眼休息或远眺,以缓解视觉疲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花”:
夜深人静,月色昏花,
星光点点,似梦似幻。
在英语中,与“昏花”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lurred”或“dim”,它们在描述视觉模糊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昏花”这个词在描述视觉模糊和思维混乱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也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昏花”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