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26
昏谬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昏”和“谬”。其中,“昏”通常指模糊、不清楚或失去意识的状态,而“谬”则指错误、荒谬或不合理。结合起来,“昏谬”指的是模糊不清、荒谬无理的状态或行为。
“昏谬”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昏”和“谬”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昏”和“谬”各自都有明确的意义,组合后形成新的词汇,用以描述更加具体的情境。
在**文化中,“昏谬”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言行,强调理性和逻辑的重要性。
“昏谬”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不合理。在表达时,使用该词可能会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决策或行为被周围人认为是昏谬的情况,这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逻辑和理性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昏谬”来描绘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
在这昏谬的舞台上, 逻辑与理性皆迷失方向, 荒唐的舞步,无序的旋律, 编织成一幅荒诞的画卷。
在英语中,“昏谬”可以对应到“absurd”或“ridiculous”等词汇,它们在描述荒谬或不合理的情况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昏谬”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谬】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谬,狂者之妄言也。 、 礼记·中庸》-考之三王而不谬。 、 《庄子》-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 、 《庄子·庚桑楚》-解心之谬。 、 《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园喜以谬赏。 、 《荀子·儒效》-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谬戾、 谬谈、 谬举、 谬种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