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1
“引礼”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引导或指导礼仪的行为或过程。它强调在特定场合或活动中,通过示范或说明来帮助他人理解和遵守礼仪规范。
在文学中,“引礼”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重要场合中的行为,如婚礼或葬礼,确保一切按照传统礼仪进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他人如何得体地行事。在专业领域,如酒店管理或活动策划,“引礼”可能涉及到具体的培训和实践,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执行各种礼仪。
“引礼”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引”(引导)和“礼”(礼仪)组成。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用于官方或正式的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
在中国文化中,礼仪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引礼”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强调传统和尊重的场合。
“引礼”这个词给人以正式、庄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秩序和尊重。在个人表达中,正确地“引礼”可以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组织公司年会时,我负责引礼部分,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这增强了活动的专业性和团队凝聚力。
在诗歌中,“引礼”可以被用来象征引导和传承,如:“在时光的长河中,引礼着文明的火炬,一代代传递。”
想象一位穿着正式的礼仪师在婚礼上引导新人,背景音乐是悠扬的古典乐,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庄重和美好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tiquette guidance”或“protocol instruc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关于礼仪的指导和教育。
“引礼”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下都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到礼仪的具体实践,还体现了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在个人和职业发展中,理解和运用“引礼”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专业形象。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