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9:04
燃烧弹:燃烧弹是一种军用弹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释放高温火焰和化学物质来造成大面积的火灾和破坏。它通常包含易燃物质,如白磷、凝固汽油或其他燃烧剂,这些物质在接触空气时会迅速燃烧,产生极高的温度和浓烟。
燃烧弹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燃烧武器,如希腊火和**的火药。随着科技的发展,燃烧弹的成分和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但其基本目的——通过火焰造成破坏——保持不变。
在现代社会,燃烧弹的使用受到国际法律和道德的严格限制,特别是在非军事冲突中使用燃烧弹被视为战争罪行。它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人道主义的失败。
燃烧弹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愤怒和悲伤。它让人联想到战争的破坏、无辜者的伤亡和环境的灾难。
在个人经历中,燃烧弹可能与历史**或新闻报道相关,如越南战争中的美莱村大屠杀或现代冲突中的平民伤亡报道。
在诗歌中,燃烧弹可以被用来象征毁灭和重生:
火焰吞噬了黑夜, 燃烧弹在空中绽放, 如同末日的花朵, 却又预示着新的黎明。
在不同语言中,燃烧弹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使用情境相似。例如,在俄语中,燃烧弹被称为“зажигательная бомба”。
燃烧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军事技术的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人类冲突的残酷性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社会现实。
1.
【燃】
(形声。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组词】
燃藜图、 燃灰、 燃灼、 燃顶
2.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3.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