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5:10
松柏后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这个成语比喻在困难或逆境中,坚强不屈,能够坚持到最后。
在文学作品中,松柏后凋 常用来形容人的坚韧不拔,如在描述历史人物或英雄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持久力和抗压能力。
同义词: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百折不挠 反义词:半途而废、一蹶不振、临阵脱逃
松柏后凋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原本是孔子用来比喻在困难时期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坚持和耐力。
在文化中,松树和柏树被视为长寿和不屈的象征。因此,松柏后凋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和乐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坚定和希望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期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公司重组,许多同事选择了离开,但我选择了坚持,就像松柏后凋一样,最终我看到了公司的复苏和个人的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雪中,松柏后凋, 不屈的灵魂,永存心中。”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其他树木都已经凋零,只有松树和柏树依然翠绿,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坚强和希望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意思是在困难时期,坚强的人会更加努力。
松柏后凋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比喻,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传达坚韧和希望的信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惟公益坚尊奖,慎守规程,~,风雨如晦。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柏】 ——见“黄柏”:即黄檗。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凋】
(形声。从仌(bīng),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凋,半伤也。 、 《广雅》-凋,伤也。 、 《战国策·秦策》-为其凋荣也。 、 《思元赋》。注:“落也。”-卉既凋而已育。
【组词】
凋萎、 凋瘁、 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