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2:41
“业精于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业务或技艺的精湛程度来源于勤奋不懈的努力。这个成语强调了勤奋工作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业精于勤”常用来赞美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就的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鼓励他人或自勉,强调持续努力的价值。在专业领域,如教育、艺术、体育等,这个成语被用来强调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长期的勤奋练*。
同义词“勤能补拙”强调勤奋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而“勤学苦练”则直接指出了勤奋学和练的重要性。反义词则表达了懒惰和缺乏持续努力的态度。
“业精于勤”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鼓励人们勤奋工作的重要格言。
在文化中,勤奋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呼应。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用以激励人们在学*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经常用“业精于勤”来提醒自己,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专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业精于勤,笔耕不辍,字字珠玑,句句金玉。”
想象一个勤奋的艺术家在工作室中不断练,画面中充满了专注和努力。音乐上,可以联想到节奏稳定、不断重复的练曲,象征着持续的努力和进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强调通过不断的练*可以达到完美。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勤奋努力来提高技能。
“业精于勤”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行动指南。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勤奋和坚持,这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因为敢于直谏而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后来被调回京担任国子监博士,他上任后教育学生要记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生以他的经历来反驳他。他则以司马迁、屈原的例子来教育他们
我们都知道~的道理。
1.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
2.
【精】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精,择也。 、 《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 、 《论语》-食不厌精。
【组词】
精凿、 精粲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