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08:38
歧道 的字面意思是指分岔的道路,即一条道路分出两条或多条支路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在选择方向时出现的不确定性或困惑,常用来比喻人生或决策中的选择困难。
“歧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歧”字意为分岔,而“道”字意为道路。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歧路”的用法,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歧道”。
在**传统文化中,“歧道”常与“选择”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有“歧路亡羊”的比喻,意指在选择中迷失方向。
“歧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困惑和不确定性。它让人联想到人生中的重要抉择,以及这些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歧道”,比如选择职业道路、教育方向或生活伴侣等。这些选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责任和后果。
在诗歌中,“歧道”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悬疑或探索的氛围:
在时间的森林里,我站在歧道前, 一条通往光明,一条通往黑暗。 我闭上眼,听从心的指引, 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在英语中,“fork in the road”与“歧道”相对应,也用来比喻人生中的选择点。不同文化中,对于选择的重视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歧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道路分岔,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中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歧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决策过程。
1.
【歧】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 、 张衡《思玄赋》-歧趾而胪情。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